易于管理
社群赢销的变现之道(002期)
来源: | 作者:quasar | 发布时间: 2016-08-29 | 786 次浏览 | 分享到:
1、引言 上期总结的四种营销模式,并非否定哪个肯定哪个,也没有谁低级谁高级一说。传统经济的“广告+渠道”模式目


1、引言

上期总结的四种营销模式,并非否定哪个肯定哪个,也没有谁低级谁高级一说。


传统经济的“广告+渠道”模式目前还有效,现在最贵的还是几亿元的央视广告,但要么你是像“王思聪”一样的富二代,要么你有像“老干妈”一样的几十年耐心,否则这种方式对你有点离谱。

互联网经济的“免费+体验”模式目前也有效,毕竟很多像农业这样的传统产业,要先“互联网+”再考虑“移动互联网+”。但我们被马云“货和钱都交给阿里的谎言”所蒙蔽,马云只关心农民的猪是不是用支付宝交易,而农民真正关心的是通过互联网解决“养不养、养哪种、啥时养、怎么养……”等生产问题,至于现金还是转账有啥关系。

移动互联网经济的“社交+粉丝”模式要是谁敢说没用非被骂死。我也没那胆,但需要提醒的是,无论你在做微博还是微信公众号,其实就是个自媒体,千万别以为你积累多年的粉丝是你的“客户资产”,一粉丝不是真人只是ID,二平台不是你的,三你不是雷军。清醒一下吧,对于大部分企业而言粉丝的变现价值=0,究其原因,借用刘鸿雁教授的话说就是”孩子才养到12岁你就想让他出去挣钱,太着急了吧。“

共享经济时代的“场景+社群”模式谁要说没用那我无话,谁要说不懂只能说明一点:你得加入群脉了。

2、什么是社群?

群脉刚成立1周,其实就被口水淹没了,骗子论、鄙视论、浮夸论、疑惑论、无用论……不得不感叹网络的力量,所以虽然平台下周才上线,现在我们还是讲讲什么是社群吧。

说到社群的定义,我没资格,找个有资格的说吧:

我就不展开说了,网上大师们的文章太多了,自己去查吧。

我只总结一下:场景是入口,同好是动机,社群是平台,社交是连接,价值是粘度。

       有人说你总结的不对:产品在哪,客户在哪,支付在哪,销售在哪……这些都是结果,一个学生学习的目标不是清华而是高分,同理一个企业运营社群的目的不是挣钱而是精心培育生态丰富的商业环境。

渠到,水自然成,大部分人念反了,太功利所以心太累。


3、为什么要做社群?

这个话题可以跳过,太虚,想了解的可以简单看看。

网上的说法:经过学者研究,ABCD等原因使人类回归部落化。蛮有趣的。


在这里,我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现在认识的人是太多了还是太少了?你现在接触的信息是太多了还是太少了?你现在可选的食品是太多了还是太少了?

       我再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信任的人是太多了还是太少了?真实的信息是太多了还是太少了?纯绿色可信赖的食品是太多了还是太少了?

       所以我的答案就是:人越多心越慌,每个人只想连接可信任的人

       社群或圈子就是信任的背书。这就是原因。


4、怎么做社群?

我买了市面上所有与粉丝和社群有关的书,也查阅了很多真假大师们的文章,关于怎么做社群真是百花齐放,有兴趣大家可以自己去看。

我也没资格讲,还是找个有资格的人来讲:


老罗的言论,优点是太精准,缺点是太啰嗦。


为什么要做社群营销,我讲个例子吧:下面是三个大巴,第一辆是长途大巴,50个乘客都不认识。第二辆是旅行社组织的大巴,1个导游挣钱,50个乘客交费旅游。第三辆是某个圈子组织的团体活动,50个乘客自愿结伴出行,就像MyBMWClub。

      第一辆没有连接所有无价值,第二辆中心连接有价值但很难做到第三辆成员互相自动连接属于社群模式。想明白宝马为何掏钱做MyBMWClub的原因,也就大概知道怎么玩转社群了。


5、说细点!怎么个运营流程?
看完1-4小节,很多人肯定说,都是假大空,不落地,到底有没有干货!
不好意思飞了半天,现在准备降落:
      社群运营大致分四步:一吸粉通过N种线上和N种线下渠道,使劲吸粉,越多越好二引流从别人的平台导流到自己的平台,别人的永远和你无关,你什么时候听雷军说过小米有多少微信粉丝。三运营精耕细作建立“自生长自平衡“的社群生态环境,所谓鱼塘管理。四变现在这卖个关子,后续细说

这期到这吧,下期003期再具体落地吧,我们逐步进入“四聚+五象+六步+八方“详细运营的每个环节。


6、关于我们——群脉

    群脉是一个社群经济研究平台。

    群脉聚集了对社群经济有远见和共识的精英人群,专门研究粉丝和社群营销趋势和盈利变现方法,每天发布实战营销操作和真实案例,自助研发社群运营软件提供给每个会员。

    



  你离成功只差点一下“阅读原文”的注册机会!




Win & Mac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