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被百度医疗广告事件刷屏,其实所有平台都一样,所有商业也都一样,百度只是个代表。
PC互联网时代信息大爆炸,百度只是利用搜索让我们对其依赖。不是百度挣钱太黑,而是我们内心太恐慌,除了搜索不知道该相信谁。
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碎片化,没有搜索入口都是APP孤岛,差的内容/产品/人通过网红或段子手传播很广,好的内容/产品/人则需通过社群深入连接。
百度消耗信任走向衰亡的过程,就是社群建立信任走向繁荣的过程。
1、社群运营前提条件
上期我们谈到了三个关键词:
本期开始逐步进入具体运营的实际操作环节。
回答这个问题或是在进行社群运营之前,我认为你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 你是老板
或者你是决策者,因为必须保证你有权让企业进行转型和升级。
同时你必须有学习力,接收互联网+新思维模式,包括业务、营销、运营三个方面的用户、平台、社交、爆品、数据、体验、服务、价值八个环节,后续我们会展开讲解。
如果你找个小弟,或者自己一知半解,还不如不做,玩社群没那么轻松。
· 你有爆品
产品是什么?是消费者所要买的东西吗?不是,只是受众内心的一种感觉,只是受众脑海中的印象。
营销界名人赵强说过:老大都是从老大做起的。如果你的产品有别人无法超越的专业壁垒或独创技术,那么抓紧先去申请商标和专利,再考虑怎么营销。如果你没有,那么必须找到、划分并占领客户头脑空白区域,强行植入你的品牌定位!
很多人看到这个不以为然,100%的人都回答我有,但如果我告诉你淘宝天猫京东苏宁都只有“互联网”思维而没有“互联网+”思维,你还能告诉我你对于李克强总理所讲的“+”理解透了吗?
你的产品,是自己创意和开发的,还是有粉丝参与?
你的经费,是用自己的和借的钱,还是由粉丝众筹或预定?
你的品牌,是否有可以在互联网传播的情怀故事?
2、社群运营关键词
社群是一群同好人的集合,总结下来就是:找到场景,形成连接,构建信任,输出价值。社群发展,要不断定义符合社群的场景,同时不同的场景延伸,可以吸纳更多用户连接。这样才有挖掘潜在客户变现的可能!
但是我在和很多老板接触的时候,他们不想听“连接、场景、共享”这些晦涩难懂的“道”,就想知道怎么实际操作,所以鉴于此整理了这些“术”给大家一些参考:
社群运营的大致分四步:
一吸粉,通过N种线上和N种线下渠道,使劲吸粉越多越好。
二引流,从第三方平台导流到自己的平台,别人的永远不是自己的,自己的永远是自己的。
三运营,精耕细作建立“自生长自平衡“的社群生态环境。
四变现,通过信任关系和产品体验,带来自愿和保障的交易机会。
3、第一步:基于内容的大规模吸粉
社群营销是粉丝营销的升级版本,也是后粉丝营销时代的变现之道。
我们前面讲到,对于中小企业家而言,粉丝模式并不具备变现的条件,原因有二:一是微信粉丝只是自媒体大V模式的另一种表象,中小企业很难具备“中心凝聚力”的价值土壤,毕竟你不是雷军和罗振宇;二是粉丝之间不具备连接互动的绿色动力,也就无法长大开花结果,就算有十万粉丝也只能赚点可怜的广告费或者变为微商。
但是不是说粉丝无价值,借用刘鸿雁教授的话说就是“孩子才养到12岁你就想让他出去挣钱,太着急了吧。”粉丝模式是社群模式的青少年阶段。小孩教育不好,不但将来不挣钱,而且会是家庭和社会的祸害。同理没有大规模优质的粉丝群体,就不具备社群导入的条件。景区没人,景点白费。
我们说的粉丝平台,都是指目前线上的第三方平台,我首推微信、QQ和论坛三个渠道,还有另外9个平台。(共12个平台116中加粉方法,我们具体课程中会讲到,这里不做推销)
讲微信营销的人太多了,为了不重复,我在这分享另一个方法:论坛加粉法。论坛其实到今天还是一个能力巨大但总被忽视的数据池,如果你做母婴产品你可以搜索“妈妈”,百度前十个专业网站其中都有论坛板块,如下图其中一个板块就有761万人。你可以利用咨询、分享、评论等“同理心”的手段赢得评论,也可以利用求助、感慨、日记等“同情心”赢得回复,也可以利用询价、转让、置顶等“虚荣心”手段赢得私信。还有就是QQ群,还是搜索妈妈,几千个群里也有几十万潜在用户了吧。具体方法就不展开了。
需要提示的是,以上都是具体吸粉之术,确实有效和高效。但我更推崇的粉丝营销方法是做“内容营销”之道,靠有情怀的内容来挑动观众情绪以达到自动的品牌传播和病毒扩散的目的,看看逻辑思维是怎么通过内容挣钱的。后续再分享。
4、第二步:基于O2O活动导入社群
每天吸粉,一天加100个一年就是三万多的粉丝量,现在这个快餐时代用户积累还是要慢工细活。
上期我们提到无论你在做微博还是微信公众号,其实就是个自媒体,千万别以为你积累多年的粉丝是你的“客户资产”,一粉丝不是真人只是ID,二平台不是你的,三你不是雷军。综上三点原因,对于大部分企业而言粉丝的变现价值=0。你想在别人的平台上挣自己的钱,你觉得这个逻辑通吗?你什么时候听雷军说过小米有多少微信粉丝。小米论坛,才是小米最大的财富。别人的永远不是自己的,自己的才真正是自己的。
辅导中我们接触了大量企业,也总结了13类45个社群成功案例,篇幅关系不可能都成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联系我们。关于社群导流的方法,我们的建议是“拿来主义”,其实网上可能有几百个案例分析,只要你是有心人,80%复制+20%改良甚至100%复制,都会是十分有效的,所以我们强调的社群运营能力,不是高高在上的创新力,而是脚踏实地的学习力。
001期我们分享了《凯叔讲故事》,002期我们分享了《MyBMWClub》,这里我们分享一个案例:小米和万科的例子都听烂了,离我们也比较远,我们看看大朴(DAPU),是国内第一家自主设计、生产,并以B2C为主要销售方式的家居品牌,我认为他学小米的”参与感“最到位:
1、群友参与产品设计: 床上用品更新速度很快,新品上线之前或者在新品开发周期的时候如何去判定选用哪个花色其实是很痛苦的,如果选错了可能会面临很大的库存和滞销。大朴放在用户中来选择,让大家来投票,然后在新品上市的时候告诉用户你选择的颜色到了,她会义无返顾的去买。
2、群友参与产品推广:小范围在社群中做产品发布会,一是降低成本和试错风险,二是拉近和用户的距离。在跟用户的沟通中,品牌和用户的关系越来越好,同时鼓励用户之间多沟通交流,形成无数同好圈子。互动,产生信任关系。
3、群友参与产品销售:制定渠道销售策略,不用搞微商也能把群友发展成为免费的遍布全国的销售人员。鼓励群友去开店,给予市场、产品和技术多方面支持,无需加盟模式也能把群友发展成为免费的遍布全国的经销商和门店。
需要提示的是,以上都是具体社群引流之术,确实有效和高效。但我更推崇的社群引流方法是“O2O场景营销”之道,靠线上和线下有场景的活动来发掘同好之人自愿加入线上社群和线下圈子,看看锤子是怎么卖情怀的。后续再分享。
后面两个步骤“基于体验的产品植入”和“基于信任的价值输出”,我们下期再分享。
6、关于我们——群脉
群脉是一个社群经济研究平台。
群脉聚集了对社群经济有远见和共识的精英人群,专门研究粉丝和社群营销趋势和盈利变现方法,每天发布实战营销操作和真实案例,自助研发社群运营软件提供给每个会员。
你离成功只差点一下“阅读原文”的注册机会!